今天有人私訊我,葉黃素不是應該30mg的,效果才會好嗎?
我跟各位說明一下,「30mg」是目前食藥署規定的單顆最高劑量。但不代表30mg就是最好。
那為何市面上很多都標示30mg的葉黃素,說白了這只是廠商為了增加銷售的手段之一。
舉例來說,今天「艾目1.0」純葉黃素含量5mg,但B廠商為了要取代,就把葉黃素含量提高到10mg想取代,再來C廠商就拉高到20mg,到最後大部份廠商為了怕競爭,直接拉到最高的30mg。
假設如果有天食藥署把最高劑量拉高到60mg,到最後保證每一家都會「塞滿」最高劑量,以確保不被取代。
但其實我們每天不需要攝取這麼高劑量的葉黃素,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。
雖然葉黃素本身「無毒性」但每天攝取高劑量葉黃素還是會有副作用(可自行查網路)皮膚泛黃、容易曬黑...等。
葉黃素補充,一天只需5-12mg就足夠,因為「綠色蔬菜」中,也可以攝取到葉黃素。
所以市面上很多知名品牌的葉黃素,含量大約3-5mg不等,例如「博士倫」等。
所以不是劑量最高就是最好,要適狀況而定。舉例,「普納疼」一天最高劑量2500mg(大約5顆),難道每次都要吃5顆才有效果嗎?
以上是以最白話的方式跟大家說明。無任何批評產品優劣。
葉黃素截至目前為止,沒有「藥字號」的,所以你到任何地方甚至眼科診所,也只有葉黃素可以推薦。
#如有錯誤歡迎指教